您好,欢迎来到建材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加入
热搜玻璃瓷砖防水涂料
建材网 > 行情 > 正文
生猪年报系列(二)丨生猪消费如何影响价格运行
2021-01-06 12:43:30 来源:南华期货

  个人认为,消费端并不是未来主导生猪价格方向的主要矛盾。维持三季度报告中“居民消费习惯与肉类消费结构决定生猪消费具备一定刚性,尤其在生猪供给并未完全恢复的前提下,猪肉消费消费随供给同时恢复的可能性较大”的观点。虽然消费端在当前情况下并不能主导生猪价格运行的方向,但是对生猪价格运行的方式有重要影响。例如近端时间终端消费旺季启动后,叠加冷冻制品频繁检测出新冠疫情阳性的背景和影响,白条肉消费向好,进而带动屠宰企业订单量回升,屠宰企业收购猪源增加成为刺激近期生猪价格反弹的主要因素。

  当然,也要考虑价格所处位置和消费端变化对供给端尤其是散养户行为的影响。此外,终端消费对白条肉价格的接受度变化也会短期影响屠宰企业开工率波动,消费激增或大幅回落会影响价格中短期的变化,从而影响价格运行的方式,但个人认为价格运行的方向仍将由供给端决定。

  人均猪肉消费

  我国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中猪肉消费在1995-2018年间稳步增长,自95年的23.62KG上涨至18年的39.36KG,年均上涨3.05%。近年居民人均猪肉消费量以较快速度增长,截至18年,人均猪肉消费的趋势性依然为上行趋势。直至2019年,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骤降至31.9KG,环比下降19.15%,当年度人均消费下降是由于供给短缺导致,故不列入趋势性考虑。2020年虽未结束,但在假定人口结构及环比增速并未出现显著变化的情况下,粗略估计2020年人均猪肉消费仅为28KG/人,较19年环比下降12%,自我国出现非洲猪瘟以来持续滑坡式下滑。

  此外,我国居民人均消费量的牛肉、羊肉、禽类与鸡蛋等整体也处于增涨趋势之中,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9年居民人均牛肉消费2.2KG、羊肉消费1.19KG、禽类10.8KG、水产品13.57KG、蛋类10.66KG,较2013年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我国居民对生猪和其他肉类的消费需求仍尚未达到饱和。

  我国猪肉生产与消费结构

  我国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比始终处于较高位置,自2000年至2018年,我国肉类生产结构中猪肉与禽肉产量均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而ASF发生前猪肉在肉类生产结构中占比最高,2010-2018年猪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平均占比高达63.76%,但2019年因生猪供给短缺造成肉类消费中猪肉生产占比大幅下滑至55.6%。期末库存变化相对于当年产量变化较小,猪肉的消费占比趋势变化基本与生产结构当中呈现的一致。而居民饮食习惯短期难以改变,预计消费随供给同步恢复是大概率事件,换而言之,生猪供给恢复至ASF前水平之前,消费上升空间足够覆盖供给恢复量。

  我国居民猪肉消费习惯

  从猪肉生产的类型划分,我国居民的消费习惯倾向于鲜肉消费,尤其是热鲜肉消费,在猪肉消费占比中超过75%;近年来华北、东北、华中地区冷鲜肉消费占比也有所提升,消费占比达到25%,而西北和华南等地仍以热鲜肉消费为最主要方式。总体来看,冷冻肉消费不及消费总量的10%。此外,从消费流向来看,居民的直接消费主要在农批市场、农贸市场以及商超,而冷冻肉更多流入深加工行业与小型餐饮,这就决定鲜肉的消费很难被替代,因此进口及中央储备竞价投放的冷冻猪肉很难满足现有的消费缺口,更何况两者总计的供给量也难以覆盖非洲猪瘟疫情出现后生猪养殖端的供给下滑量。最后,统计口径内2号肉与肋排鲜品与冻品的价差明显高于去年同期,这可以作为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

  消费者敏感性与其他替代

  从消费者的类型划分,我国居民对猪肉的消费主要分为餐厅堂食、集体餐饮、家庭烹饪和外卖几类。其中团膳食堂和小餐厅经营者对价格较为敏感,部分低收入家庭对猪肉价格也较为敏感,此类消费者在生猪价格上涨时容易转向其他蛋白品,如鸡肉、水产、鸡蛋等。价格敏感型消费者应该在价格上涨初期就开始转向其他替代品,而生猪价格在28-38元/KG的区间内已经高位盘整超过一年,敏感型消费者大多应该已经转移至其他消费品消费。而当前的消费者无论是家庭烹饪还是餐厅堂食更倾向于刚性消费。

  生猪与白羽肉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可以佐证,今年的鸡肉价格与猪肉的价格关联度较19年8-11月猪价大幅上涨时期明显下降,除了其中包含禽类产能增加与释放的原因,消费端的替代饱和也起到一定作用。

  其他蛋白商品价格方面,牛羊肉的大宗价格也随本轮猪周期有显著上涨。而白羽鸡价格因禽类的存补栏周期较短,往往在一轮猪周期中会涵盖多轮“鸡”周期。长期看,猪肉与包括牛羊肉、鸡肉以及鸡蛋在内的不同蛋白品在消费量变化趋势上较为一致,在价格变化方面呈现不同周期的共振。当前鸡肉与鸡蛋价格较低时,对生猪价格的大幅上涨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替代作用边际增加较难,而其他蛋白品在消费端,长期更难以替代猪肉不足的缺口。而且牛羊等蛋白品受制于养殖条件和料肉比,很难形成生猪或鸡肉一样的量能来满足居民蛋白需求。

  屠宰量长期趋势与中期消费旺季形成共振

  终端白条肉消费为散点消费,因此出栏与屠宰环节可直接反映终端消费的冷暖。2020年春节前后因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游消费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堂食餐饮的阶段性停滞导致今年2月创出近年最低屠宰量。而后,随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得到控制,社会活动开始增加,屠宰量逐步提高。而2020年由于生猪供给短缺,叠加下游对于高价猪抵触情绪较浓,我国屠宰企业开工率2020年平均开机率维持较低位置。但近期生猪屠宰企业开机率环比连续回升。

  据农村农业部所统计的全国2000万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以上的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截至20年10月,统计口径内屠宰企业累计屠宰量1433万头,累计值较去年同期下降24%。日度屠宰量2月以来稳步回升,截至12月10日,统计口径内企业日度屠宰量达到123652头,较春节后的3万余头低点有显著回升。不同口径所统计的201家企业屠宰企业开工率截至第50周开工率为17.18%,其趋势变化与日度屠宰量基本一致,且已经超过去年同期的16.78%。当前正处于季节性消费旺季,叠加南方地区腌腊&火腿活动在冬至前后密集开启,预计短期开机率尚未到顶,直至春节或将出现中期开机率高点。长期看,屠宰企业开机率或将随消费同步上升,参照历史水平上方仍有非常充足的抬升空间,个人推算未来消费较现在仍然有25-35%的提升潜力,统计口径内生猪出栏均价与前三等级白条肉价差重心较非洲猪瘟前大幅提高也可以佐证上述观点。

【版权声明】秉承互联网开放、包容的精神,本网欢迎各方(自)媒体、机构转载、引用我们的原创内容,但请严格注明来源;同时,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信息,发邮件至db123@netsun.com,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