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地板市场,虽然经过2009年的恢复期,2010年的成长期,但是进入2011年以来,面对国家对房地产产业的强力调控,新版国八条及各省、地、市实施细则的出台,各省、地、市特别是一线城市的商业地产及楼市的成交量大幅度下滑,地板市场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进入了比冬天还要冬天的酷寒时期,这个时期,将极大的挑战各地板企业的经营及其管理能力,对地板企业来说这将明显是一个风险大于机遇的时期,下面我将以五点来对2011年的地板市场做一简要说明:
地板企业的销量由三个部分构成:
一是新建及存量楼盘的销售而带来的新装用户
二是二次及以上(含二手住宅销售)重新装修的老用户
三是大批量一次采购工程装修用户(新装)。
以上三部分的比例基本上是6:2:2,也就是说新装地板的用户占据了地板整体销量的绝大部分比重;同时目前绝大部分地板企业的目标客户人群也是上述新装用户。而在目前的环境下,地板市场的容量取决于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容量,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容量取决于装饰装修市场的容量,装饰装修市场的容量取决于房地产市场的开发数量,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取决于各地地产的供给及发展,地产市场的发展在目前具有特色的环境下完全是由资金推动的,而资金的来源取决于财经政策的导向,最后的财经政策则完全由政府进行操控。
目前,以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导向,降低CPI绝对数值为核心,降低房地产产业在GDP中比重过大的思想,已经成为政府的共识。而最直接的政策就是降低流动性,从2010年年底到今年不断推出的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就是最直接的表象,从而达到降低房地产企业盲目发展及保持合理房价的目的;虽然有保民生工程的经适房和廉租房项目,但对于地板企业而言,除对微利的强化木地板销售有一定的补充外,对全局的影响基本上微乎其微,且由此带来的中、高档次定位产品的销售将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企业的日子会非常之艰难。【详细】
销售渠道历来是企业发展之关键,更是以品牌建设为核心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销售渠道的建设和发展所牵涉的问题很多,今天只简要阐述两点:
人的因素。很多老板讲留不住人,企业人员流动性太大,这里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作为行业翘楚的一小部分企业人员流动小,为什么南浔企业的人员流动那么大?
竞争的白热化带来的利润降低和管理正规化带来的成本上升,最终会被企业优质化管理带来的降耗所内部消化掉,而且同时带来的是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幅提升和团队的稳定...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上市了,部分企业在做着上市前的准备工作;很多企业从前期的单一产品多品牌纵向发展发展到今天的多产品横向扩张,门、壁柜门、橱柜、瓷砖等等木制品类和非木制品类都已经成了我们地板企业的经营项目。
这代表了一种发展趋势,要引起在座企业家的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绝大部分企业都会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而引入公众资金后,带来的不仅仅是管理上的正规化和资金问题的解决,带来的还有由于资金的充沛而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打响,销量不断提升,带来的还有由于企业实力的增强迅速进行横向、纵向扩张而填补其他行业领域缺乏知名品牌带来的巨大收益,最终行业的发展会越来越向少数寡头企业集中,而本行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最终可能会像家电行业一样市场上只保留十几个至数十个品牌。【详细】
协会发起的30家地板质量、售后服务双承诺已经11年了,原来讲3分质量、7分安装,现在讲1分质量、9分安装,总之,服务的概念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但是真正把服务做到家的企业没有几家,且不谈质量问题,有几家企业会把服务做进自己的年度预算,我想在座的没有几家,大家宁可把几万几十万的资金投入到请明星、演艺界人士做代言,但投入到服务中的有多少?又有几家企业有专职的服务队伍(售后服务人员、专职安装队伍)?
殊不知,实质上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把服务也当做是重点关注之一,特别是在目前二、三次装修人群不断扩大的情形下,口碑效应、连锁效应更是提升销量的有力武器;而这些都有赖于服务的提升和加强。特别是实质上服务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服务不能有效提升的根本问题在于企业经营者的定位,价格战作为目前企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已经损害到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他不仅降低了企业制造再生血液的能力,也损害到了品牌建设的投入能力,特别是服务能力的提高;在此点上,实质上管理的便利性、距离都不是问题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费用上的原因和认识上的不足。本身服务产生的利润并不体现在短期直接销售上,他的效应和品牌建设是一样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老调重弹,关注服务,重视服务,把对服务的认识上升到品牌建设中重要一环的是非常必要的。【详细】